首页

西安夫妻主

时间:2025-05-25 06:13:09 作者:AI医生离我们还有多远?专家:AI“持证行医”仍需突破 浏览量:56306

  中新网常州5月23日电 (唐娟 李祉萱 冯凯)AI“数字人”24小时导诊,手术记录几十秒自动生成……当这些医疗AI技术加速落地时,一场关于“AI医生”发展趋势的探讨在江苏常州展开。23日,第二届医疗大模型(LaMMs)专题研讨会开幕,吸引了众多医疗管理者、临床专家与AI科学家,共探医疗大模型技术如何推动诊疗智能化转型。

一台搭载医疗大模型的“AI数字人”正在与患者对话。王扬摄

  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,一台搭载医疗大模型的“AI数字人”通过与患者的多轮智能问诊,精准匹配挂号科室,解决了患者“不知挂哪科”的难题。诊室内,医生佩戴的“智能麦克风”正将医患对话实时转化为结构化电子病历,后台大模型自动提取关键信息,生成规范的病历草稿。据测算,这项“诊间智录”技术可节省医生50%的文书时间,让问诊更聚焦于病情分析。

  常州一院院长周军介绍,该院从导诊、检查到住院护理,已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升级:无人机通过5G-A低空医疗航线,仅需7分钟即可将基层医院的检验样本送至院本部,效率较传统运输提升3倍;在手术室,AI大模型可自动生成手术记录,避免医生因多台手术连轴转而遗漏关键信息;住院部配备的智能床垫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,一旦异常立即报警,护士通过智能手表即可接收呼叫并远程沟通。

  “AI技术正在重塑医疗服务模式,但成为‘持证行医的AI医生’仍有很多路要走。”周军强调,“当前AI只能辅助诊断,医生需学会精调大模型,结合临床经验优化算法,才能让技术真正‘听懂’医疗需求。”

  这一观点得到多位专家呼应。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指出,医疗AI的核心是“人机协同”,而非替代医生,“大模型需通过海量数据训练,但医疗数据的隐私性、复杂性远超其他领域,如何合规使用仍是瓶颈”。

  全诊医学创始人薛翀表示:“不同模型在数据积累、场景适配性上各具优势,医院需根据需求‘量体裁衣’。”然而,技术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,模型与临床需求脱节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。

会议期间,“医疗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”正式揭牌。王扬摄

  尽管前路漫漫,与会者仍对医疗AI充满期待。常州一院党委书记华飞表示,常州一院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AI覆盖全院80%的诊疗流程。“AI不会淘汰医生,但会用AI的医生可能淘汰不会用的医生。”专家们一致认为,AI医生的“持证”之路需攻克技术、伦理、法律三重关卡。而当下,让医生掌握大模型精调能力,推动人机深度融合,或是迈向智慧医疗的关键一步。

  会议期间,常州一院与常州大学、全诊医学共建的“医疗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”正式揭牌。该中心将聚焦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,目标成为国内医疗AI的“创新引擎”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促产学研用融合 凝聚科创合力

近年来,哀牢山区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,梯田科学技术的掌握、技艺的传承和使用出现断层。另一方面,随着杂交水稻的种植以及与之配套的化肥、杀虫剂、除草剂等的使用,本土水稻品种大幅减少,行之千年的“冲肥”逐渐停用,水资源、梯田湿地水体受到污染,梯田养鱼无法进行,土壤也板结变质。所谓“现代化”“先进”的手段对传统农业造成很大冲击,不利于梯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严俊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

数据显示,2023年全台运营中的工厂共9.22万家,同比增长0.7%;员工总数为292.1万人,较2022年底减少0.9%。

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

活动对谈环节,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王东、中文系教授罗岗与蓝博洲对谈交流。嘉宾们结合研究台湾文学、在台湾成长和对台交流交往等经历分享了感悟与体会。学生兴趣浓厚、踊跃提问,现场气氛热络。

道中华丨让中国人看到中国人的美

志愿者救援队队员文继陶告诉记者,自己参与这项计划以来,通过巡山、看水,积极观察村里各处安全风险。此外,队员们还在小型火灾扑灭、防汛、日常安全宣传等方面发挥作用。

科技创新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

经过多年发展,重庆微耕机产业已经从传统的小作坊模式迈入现代化发展阶段。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,物流成本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因素。“我们的客户覆盖国内20多个省份、上千个网点,面对复杂线路、运距、运量和市场动态运价,运费该如何核算呢?我们根据平台提供的指导价出价,接受这个价格的驾驶员会接单,也可以协商运费。”张建峰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